政策解码|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具体如何落实?
◆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其中提出覆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
◆ 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是引领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区域。高速城镇化叠加气候变化,导致这三个区域出现人均水资源紧张、热岛效应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等状况
文|吴绍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其中提出覆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
京津冀等重大战略区域在实现发展目标过程中,面临一系列资源环境挑战。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让此类挑战加剧。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实施,将为重大战略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三大关键区域
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是引领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区域。高速城镇化叠加气候变化,导致这三个区域出现人均水资源紧张、热岛效应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等状况。
近年来,气候变化使得京津冀地区降水量减少、温度升高,水体蒸发量增加,可利用水资源减少,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9。重要河流水量、湿地面积减少,影响到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安全。降水量减少、温度升高还导致京津冀地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另外,气候变化使京津冀地区大气层结更加稳定,大量的水泥、钢铁、炼油石化等产业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导致雾霾。
针对上述情况,《适应战略2035》提出京津冀地区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中深化水资源、气候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等重要内容,合理配置京津冀人口承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取用水总量红线预警机制,同时加强京津冀大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加强防灾减灾协调联动。发挥京津冀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优势,引领全国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
气候变化致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粤港澳密集的人口和发达的经济,面对海平面上升、台风频发、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脆弱性加剧。另外,暴雨洪涝威胁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安全,该区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汛期水量大,历时长,枯水期又易因干旱导致供水威胁。
对此,《适应战略2035》提出要加强实时高温健康监测,针对不同人群阈值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加强气候敏感疾病传播风险监测预警。同时统一规划、科学部署粤港澳三地城市绿化空间建设,增加城市湿地、绿地与水体缓解热岛效应。完善粤港澳三地灾害会商、信息互通、协同处置机制,重点加强对海平面上升、台风与海洋灾害的协同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同时扩大珠江上游水库容量,增强枯水季节以淡压咸能力。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长三角地区海平面上升,海水升温、酸化、低氧等对长江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影响。快速城镇化和全球变暖的叠加效应导致长三角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研究显示,1981年至2010年,长三角地区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增温率为0.6℃/10年,其中苏州是长三角城市中增温率最高的城市。
抓牢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涵养
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是生态保护要地,《适应战略2035》聚焦其生态系统涵养,在维护生态稳定向好的基础上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省市,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气候变化对长江的影响不仅危害流域内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同时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受气候变暖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长江上游地区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呈现减小趋势,直接导致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水资源趋于减少。
为此,《适应战略2035》提出要持续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退耕退养还林还湿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调查与评价,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深入开展水工程联合调度,加强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监测预警,保障河湖生态流量。
黄河流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段,也是连接京津冀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桥梁。黄河流域在生态功能方面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上游地区和下游滩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气候变化深刻影响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系统,该区域降水量减小,水面蒸发增强,河川径流产水量减小,特别是中游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气候变化加重了区域洪涝、干旱灾害的发生趋势。黄河流域农业、旅游业、水电能源、煤炭能源是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的产业,一些区域摆脱贫困时间不长,防范因气候变化而返贫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推动重大战略区域
适应气候变化具体落实
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要通过一系列抓手落实《适应战略2035》的统筹谋划部署——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区域推动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雄安新区建设,提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能力;集成、研发水资源高效利用配套技术与安全保障技术,加强京津冀大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蓄水工程和秋季源区丰水期径流留蓄和回补地下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协调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水环境、大气污染与土壤污染,严格落实“三线一单”要求,推进生态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促进。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区域实施典型海岛、海岸带、滩涂及近海珊瑚礁、海草床等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打造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优化沿海城市化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加高加固海堤工程,建设黄浦江口防潮堤工程;优化临港产业空间布局顶层设计,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中强化海岸带风险管理、规避气候变化风险;建设长三角极端事件监测预警系统与共享技术平台,强化三省一市台风、风暴潮、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风险联合防控。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区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全面保护区域内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共享风暴潮、暴雨洪涝相关的信息,强化网格化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将粤港澳的统一规划、布局和陆海一体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建设,融入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防范;加强粤港澳实时高温健康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实施珠三角地区多种排放物综合协同控制工程,实现更高效的大气污染防控,提升大气质量。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区域统筹协调长江中游水库群,协调上下游、干支流关系,保障枯水期供水和生态水量;健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与应急平台,提高长江上游山地灾害、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监测站网密度;积极避让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优先采用生态影响较小的技术与工艺,鼓励创建绿色港区;推进建设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区推进水权改革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限制水资源超量开采,发展节水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强化水源涵养保护,持续推进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监测预警,精细评估区域风险;加强黄土高原淤地坝坝系工程和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推动区域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气候变化应对的生态治理机制,以生态促发展。
刊于《瞭望》2022年第27期
延伸阅读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